《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發展規劃》通過審議,將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
2020-08-21 10:37
訪問量:
日前,北京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未來5年,北京市將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特別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具備條件的綠色生態示范區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l展,主要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超低能耗建筑不低于30萬m2 最早在2016年年底,位于焦化廠的3棟公租房將以超低能耗建筑模式開工建設,這也是北京住宅領域超低能耗建筑邁出的第一步。
北京市在“十三五”時期,還將建立超低能耗建筑的技術路線和標準體系,形成符合北京氣候特點、建筑特點、施工特點及居民生活習慣的超低能耗建筑技術路線;并培育超低能耗建筑相關產業鏈,為適時出臺強制推廣政策提供技術儲備。
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的民用建筑還將全部采用裝配式建造,推行結構裝修一體化成品交房。根據計劃,到2020年,北京市將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0%以上。
城鎮民用建筑“綠色”比例要超25%
根據《發展規劃》,北京市還將提升高星級綠色建筑比例。“實際上,目前北京市所要求的新建民用建筑最低標準是一星級綠色建筑。”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星級水平如此之高,也反映出這些建筑在節地、節水、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實現更高水平的“綠色化”。據了解,2020年底,本市綠色建筑面積占城鎮民用建筑總面積比例達到25%以上,綠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上應用比例達到40%。
農民住宅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并重,數據顯示,2015年底,北京市城鎮民用建筑總面積達80 570萬m2,其中節能民用建筑面積59 937萬m2,占比74.4%,比2010年提高了17.3%;公共建筑面積為31 623萬m2,占城鎮民用建筑總面積的39.3%,其中節能公共建筑面積14 812萬m2,占比46.8%,比2010年提高了20.2%。